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都说治理大气污染是人努力、天帮忙,北京的各项治理措施持续产生环境效应的同时,今年尤其是3月份以来,老天真是没少帮忙,污染物扩散条件持续有利。先来看看,截至目前北京今年PM2.5累计浓度是多少。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前11个月,在年初1-2月气象条件不利、PM2.5平均浓度同比反弹70%的情况下,3-11月当中,有8个月月均浓度达到历史同期最低(9月份为历史同期次低)。各区而言,1-11月份,各区PM2.5累计浓度在50-69微克/立方米之间,怀柔、延庆、密云、昌平、门头沟、海淀、房山、顺义、朝阳、平谷等10个区累计浓度低于60微克/立方米。不过,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人努力这部分不能放松。年度总目标60,从12月10日到年底还有21天,知道君(xjb-jingshier)大概估算了一下(60365-58344)2192.76保守来说,从12月11日到31日这些天里,平均每天的PM2.5浓度只要低于92就可以实现年度目标。那今年到底情况如何?距离岁末只剩两周不到,能否完成年度目标呢?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今年的最后两个月,我觉得人努力的成分会越来越显现出来。那么,剩下的就是一道小学四则运算题了。绿色生活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山西、浙江。
根据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我国将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从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来看,公众满意程度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贵州、海南、福建、重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海南、西藏、福建、广西、云南。国家统计局网站12月27日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
从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结果来看,资源利用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福建、江苏、吉林、湖北、浙江。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年度评价,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环境治理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山东。从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来看,公众满意程度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贵州、海南、福建、重庆。增长质量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生态保护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重庆、云南、四川、西藏、福建。
根据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我国将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其中,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年度评价结果作为督促和引导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器和风向标,对于推动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结果来看,资源利用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福建、江苏、吉林、湖北、浙江。
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海南、西藏、福建、广西、云南。国家统计局网站12月27日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
2017年8月,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了首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工作,综合评价各地区绿色发展总体状况。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年度评价,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绿色生活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山西、浙江陈昌智指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新法学习贯彻工作,重点宣传新法的主要原则和制度安排。各级司法机关应充分发挥环境司法职能,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各省(区、市)环保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计划单列市环保局、环境保护部各督查局以及同级地方人大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法学专家汪劲和环保组织代表马军对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发挥监督职能,监督和支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要充分认识新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推动法律全面正确有效贯彻实施。各级宣传部门、各新闻媒体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普法活动,努力营造法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结合各自部门职责,介绍了相关工作进展,并对贯彻落实新法作了具体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各级环保部门要继续深化宣传学习,严格执法监管,加强部门协作,强化信息公开,依法推动水十条深入实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环境质量改善获得感。陈昌智表示,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多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有效做法的经验总结,是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治保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
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督促、推动和帮助本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公众及时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发言中指出,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和水十条提出的新措施予以规范化、法制化,责任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监管更加全面,惩处更加有力,为新时代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刘炤分别介绍了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亮点和创新,并对今后完善配套立法提出明确要求。
12月26日上午,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环境保护部联合召开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座谈会。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尽其责,强化协同,形成合力,推动法律贯彻实施。
河长代表、中共浙江省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就如何贯彻落实河长制、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了发言。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云龙,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在主持会议时强调,陈昌智副委员长的讲话对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环保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确保新法严格执行、落地见效。陈昌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行使好新法赋予的权利,切实承担起法律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马军说,长期保持反污染措施是个难题。政府还打算在2021年之前让70%的北方城市从烧煤取暖改为烧天然气取暖。马军说,北京无疑将在今年年底实现把本市的PM2.5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标。政府将推出全国范围的计划,迫使污染制造者赔偿损失。
北京知名环保人士马军是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这是该市治理空气污染五年计划的最后期限。
报道援引《北京日报》消息称,自从该市11月15日正式开始冬季供暖以来,数值停留在每立方米38微克,而之前4年的平均值是93微克。中国今年收紧了环保规定,强迫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工厂关门。
报道称,负责统计该数据的北京市环保局说,这是5年来11月份的最低数值。他说,今年冬天频繁出现强风和冷空气,是驱散空气污染物的重要因素,北京和周边地区的相关部门今年也采取严格措施治理空气污染。